智慧水務系統需要哪些東西?
來源:未知|
發布時間:2022-02-25|
瀏覽數:載入中...
智慧水務的基本內容
水務的信息化、智慧化主要干什么事?其實就是把甲方、政府日常工作的一些流程,用信息化的工具做一些替代,用紙提交的,打電話傳遞的,手抄統計的,人為走訪觀察的,變成無紙化、自動流轉,多終端自動上報,就是信息化系統。在這個基礎上,加上一些針對數據挖掘的新功能,如“大數據”的統計,“AI人工智能”的識別分析之類的,自動得到一些對工作有用的信息或者輔助建議,現在很多稱這些就叫智慧水務了,但是我覺得智慧是主動的,這些功能撐死算智能化,在明確的邊界條件約束下自動化實現了部分人工可以處理的信息。
目前的應用案例已經比較多了,例如基于視頻、圖片識別積水、河道箱涵溢流,基于水力模型的風險評估等。以上內容應用于水務行業就是智慧水務、智慧水腦,應用于環保就是智慧環保,把各行各業都覆蓋就是智慧城市、智慧大腦。
做一個智慧水務系統需要哪些東西?
一是感知層,各類監測設備之類的獲取數據,感知層也不僅僅是監測設備,任何能獲取數據的渠道其實都可以算這塊;人工填寫的表單、手機收集的位置信息、天氣預報等等,一切皆數據。
二是傳輸層,能把數據收集上來運送的目的地;有線、無線等各種方式。
三是數據層,用來存儲管理數據,有的存在本地服務器、有的使用云服務。
四是服務層,可以是微服務、中臺之類的,對數據進行模塊化的加工;可以是根據項目特點專門開發的數據處理分析能力,也很多是利用現成的分析服務復用。大數據、AI、模型應該在這塊;
五是應用層,把模塊化的數據服務與具體的應用場景,這里就有業務流程,根據用戶(例如水務局各處室、水司)能使用的業務流程,先怎么樣,再怎么樣;一件事情具體怎么流轉。
六是展示層,面對用戶需求,大屏展示、分部門展示云云,關系到用戶體驗,如何更好的表達用戶想看到的內容。